1)第四十四章 忙里偷闲_风起北方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卷第四十四章忙里偷闲

  和历汝燕的一席话,赵天一谈的非常愉快,从历先生的话语里面,赵天一听出了他们对中国航空事业的关注和倾心,感受到了这一辈中国先驱对民族工业发展的渴望。赵天一已经深深记住了巴玉藻、王助、曾诒经、王孝丰等人的名字,等他们学成归来时一定会重用;他相信那个时候自己已经有足够的自主权和话语权了,应该能够为这些天之骄子安排事情了。

  机场南面无拉山脚,是赵天一的汽车驾驶培训学校,其实也就是坦克驾驶学校。和飞行学校相比,汽车学校就简单的多也容易的多。一百六十多辆大小不一的汽车成了学员们练习学习的主要工具,包括美国福特、通用,英国劳斯莱斯、罗孚,德国奔驰、梅塞德斯,意大利都灵(菲亚特)、法国雷诺等等品牌都有;但数量最多的却是由包头汽车制造厂生产的“宝马”(这个时候宝马品牌还没有出现在中国)牌汽车。除了发动机和轮胎还需要美国进口之外,其它一切已经全部实现了国产化,发动机和轮胎的制造问题已经提上了赵天一的议事日程,相信不久就会有相关的决定出来。

  在察看万汽车学校的学习和教学工作以后,结合来路上碰到的一些路面问题,赵天一对自己汽车工业发展已经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思路。首先发展运输型的卡车为主,包括制造军队需要的高底盘越野车;其它民用轿车则放在后面生产。这主要是考虑到以目前中国大众的生活水平和条件,几乎没有几个人可以买得起轿车;要买,也是那些大商人大富豪以及政府、军阀军队里面的高官了,现在的市民,根本就不要想。另外自己的军队需要卡车牵引火炮,部队调动需要卡车,军火辎重运送也需要卡车,就连那些工厂企业矿山林场也需要大量的卡车而不是轿车。当然轿车也不是不生产,少量生产即可,反正不不生产那些富人还是会掏大价钱购买从国外进口的高价车,中国人,崇洋媚外在什么时候也都不会少。自己少量生产,价格比国外进口的略少,轿车性能又都不差,再挂上一个“bom”的拼音英文标,活脱脱一个外国产品,谁还会去计较什么。轿车民用的就叫“宝马”,军用改型的就叫“悍马”,一下子两大名牌全都齐了;然后卡车的牌子取名中华,这下子就全齐了。

  在学校的驾驶训练场上,赵天一看到了一款“汽车装甲车”,这是一辆由前后两部发动机带动的特殊“装甲汽车”。在接到赵天一画出的图纸以及一些性能指标数据以后,汽车厂的工程师们在解决了两台发动机传动的耦合问题之后,很快制造出了一台重量为三点六吨,车厢四周都围了一圈二十毫米钢板的“装甲车”

  请收藏:https://m.mzyh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