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四三章 “杯酒释兵权”_风起北方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弹已经是少的可怜。拿着武器一来可以壮胆,二来沿途抢掠时也能够吓唬人。就像眼下围住克里姆林宫穆斯林暴民里面的那两百多俄军士兵一样,手里有武器的只占了八成的样子,有武器的这八成人里面,子弹平均下来也就十几发的样子,回家的路上再放几枪听个响壮个胆,现在也就十发差不多。

  对这一切,克里姆林宫里面的德米特里洛夫上校并不知情,当初在圣彼得堡时,前线俄军的具体情况后方是不知道的。所以面对这种情况的围攻,才让上校指挥他那两百多部下能够在数千人的冲击下坚持下来,并且没有一个人受伤或死亡。不过部下没有死活亡,却不代表上校自己很轻松;相反,对宫外数千伊斯兰教徒不像样的攻击,上校认为他们是在拖延时间,或者是等待后来者。

  弄清楚{自认为}暴民的情况之后,上校就决定暂时放弃之前想要出兵攻击一下宫外暴民,将他们引到另外一个地方的计划。他担心万一这些人不上当,自己岂不是又将兵力分散得不偿失。中国人那几艘要维修的船,现在还留在这里,那么他们一定会尽快赶来的;上校自己估计,中国人应该在今晚下半夜能够赶到这里。自己只要和手下坚守到下半夜,最多到天亮,情况可能就会发生变化,朝自己有利的一方变化。现在就看宫外的那数千暴民什么时候发动""攻击、且攻击的力度有多大了;耶稣保佑,这些异教徒没有那个能力!

  其实上校心里面皇室有些遗憾的,遗憾喀山城里面信奉东正教的俄罗斯人太少;这里毕竟之前是属于喀山汉国的地盘,基本上是鞑靼部落的后裔,全部都是伊斯兰教徒,后来的俄罗斯民族还是太少了一些。要不然,派人去城里发动一下,肯定会有一大帮东正教徒前来帮忙。眼下情况可不然,城里的东正教徒没有穆斯林教徒多,要不然昨晚喀山河上的教堂也不会被烧!

  上校分析的还是比较准,当天晚上,而且没有到下半夜,只是在晚上九点多,一支中国远征军的小股部队就到达了喀山城。令人奇怪的是,这支人数在五百左右的中国远征军,即不是从伏尔加河下游坐船来的,也不是从下游和岸来的,他们竟然是从伏尔加河东岸、喀山和北岸陆地而来。换句话说,他们是从喀山城北部地区进入的!和上校估计的还有不同的是,这五百左右的中国士兵,有大约一半人身上穿的是俄军军服;而且,而且他们在经过喀山前进的方向时,不是所有人都朝着克里姆林宫。而是,而是有一半左右的人目标是河里那座被穆斯林教徒烧毁的东正教堂所在的小岛!

  很显然,中国士兵是朝着德米特里洛夫上校存放在岛上地下室里面的黄金而来的,而且他们似乎

  请收藏:https://m.mzyh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