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十七章 以“革命”的名义_风起北方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卷第七十七章以“革命”的名义

  宋教仁遇刺,上海都军陈其美的手下在公共租界抓到了凶手,称搜出了与国务总理赵秉钧的通讯记录,革命党马上对外声称袁世凯是暗杀背后的策动者,搞的在北京的袁世凯一愣一愣的:谁他妈的这么胆大,我老袁只是敢想一想的事情他竟然都敢干出来!真够狠!可现在还不是他感慨的时候,革命党人已经将矛头指向了他,而短期内他根本就无法查出幕后真正凶手。怎么办呢?老袁在这个时候只能采取丢卒保帅了,不是查出赵秉钧和凶手有来往的书信资料吗!那我就把老赵推出来好了,至少可以平一下民愤。

  赵秉钧不得不发出公开电报为自己辩解,但已经是百口莫辩,在接到袁世凯的暗示以后,四月十六日,赵秉钧对外宣布自己辞去内阁总理一职;随后,袁世凯任命段祺瑞接任了这一职务。在上海正在召开会议讨论如何反对袁世凯的孙文,一见赵秉钧辞去内阁总理后袁世凯丝毫没有找自己合作的意思,心头的火就更大了。于是更加积极的一面开会统一国民党内的思想,一面派人到全国各地进行大串联,鼓动各省起来反袁,寻找合适的共同革命对象。

  一九一三年四月二十日,北京政府和英、法、德、日、俄五国银行团进行的“善后大借款”谈判终于成功,在北京进行最后的借款合约签订。孙文知道这件事后,立即对外宣称袁世凯是想利用这些借款购买武器装备,扩充北洋军队,用来消灭南方国民党和报复不服从北京中央政府的异己。孙文的这些煽动类通告,在全国还是造成了很大影响,其中有些人就开始紧张起来,生怕袁世凯真的在扩充军队后拿自己开刀。这些人里面,江西都督李烈钧最为担心和害怕;之所以这样,是有原因在里面的。

  李烈钧在江西上台以后,做了好几件和北京政府不和谐的事情,包括“南昌兵变”、“民政长事件”和“枪械风波”等。每一个事件都让袁世凯对李烈钧的不满和怨恨加深一份,最近的一次,就是李烈钧邀请孙文检阅他的江西军队,李烈钧亲自陪同孙中山检阅,这在当时是绝无仅有的,引起各方面的关注。李烈钧的这一举动,无异于主动亮出一面与北洋军阀势不两立的旗帜,加深了与袁世凯政权已有矛盾的裂痕。所以当他得知袁世凯要扩充军队可能会对南方不服从中央政府的对方进行惩罚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袁世凯要打我了,我得早做准备才行。

  四月二十二日,李烈钧开始了他的军事部署,他首先发布命令,改编金鸡坡炮台及驻浔(九江)上下两炮台为上三台,湖口东西炮台及马当炮台为下三台,上、下三台分别委以新总台官,还命令驻浔第九团编入

  请收藏:https://m.mzyh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