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20章:记者问答_东北虎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讲述了对文化、治安、财政、体育事业等各个方面的规划之后,演讲进入尾声,全场所有的记者全都起立鼓掌,对张学良的宏大规划报以最热烈的支持。年轻的领袖,开明阳光的形象,温文尔雅的谈吐,最重要的激动人心的规划,让在场记者都用炙热的眼神看着张学良。邹韬奋也是其中一个,长期以来,以东北土匪形象出现在民国政治舞台上的奉系一直被新闻界、文化界和教育界所深深厌恶,舆论上都是奉系的负面形象,双方的关系一直非常差劲,到了1926年奉军进入北平统治北中国这种对立达到了顶点,著名记者林白水和邵飘萍被杀,文化界教育界人士纷纷出逃上海,奉军形象张氏父子的声誉跌至谷底。但是这次东北军再次入关,强劲的战斗力、森严的军纪、整齐的军容都让所有人耳目一新,而张学良进入北平后的所作所为无不表现出一个有着强烈爱国心有着远大政治抱负有着明确救国纲领的青年领袖形象。一时间,邹韬奋压抑住心中的激动,冷静的提问道:“副总司令,你作为东北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却安排河北、山东等北方你管辖范围外的省份的政务,是否是一种军阀地盘作风的流毒呢?”

  张学良一愣,王树翰连忙想要阻止,表示此次发布会不设提问环节,张学良摆摆手示意无妨,面对诘问一味逃避不是办法,端起水杯喝口水整理一下,看着神色平静混不把周围埋怨眼光放在眼里的邹韬奋,慢慢说道:“这位朋友批评的对,在其位谋其政,学良现在此举确实是僭越了。”众人一惊,不会因为邹韬奋的一席话而打了退堂鼓了吧!“如果现在的中国政治清明国泰民安,我自然也可以像我二十八岁以前一样悠游闲岁月,潇洒度时光。可是任何一个稍具爱国之心看到国家贫弱如此,怎能袖手旁观只顾个人之惠誉呢?学良之所求,惟愿国家富强民族独立,惟愿百姓温饱吃用不愁。”全场响起最热烈的掌声,邹韬奋也无法在说出质疑的话。

  经邹韬奋起的头,其他所有的记者都想要问问题,你一言我一句。张学良压压手臂,示意一个一个的来。德高望重的报人张季鸾被大家一直推荐第一个发问。他主持的《大公报》以著名的“不党、不卖、不私、不盲”四不主义作为办报方针,深得中国各界人士的尊重。“首先恭贺副总司令的东北军旗开得胜连战连捷扫平华北之战乱还民众以安宁!”张季鸾首先祝贺张学良。说起来张季鸾和张学良是老朋友了,张季鸾作为媒体报人名满天下广受赞誉,但是作为旧式文人,他一样吸鸦片喜欢逛妓院,经常醉卧于韩家潭等八大胡同,兴之所至更是红袖添香伏案挥毫,顷刻千言,写就《大公报》的

  请收藏:https://m.mzyh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