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7章 女性犯罪的预防和改造_女性心理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女性犯罪的预防与对策

  女性是家庭的核心,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当前女性犯罪率不断增高,给和谐社会注入不稳定因素,也给社会敲响了预防女性犯罪的警钟。预防女性犯罪,是一项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只有社会、家庭、个体三管齐下,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才能有效地预防和遏制女性犯罪的上升趋势。

  从社会角度讲,首先,必须在广大女性中宣扬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尤其是对农村妇女进行道德教育,帮助她们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增强识别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能力。其次,必须大力加强普法力度,提高全民法制观念。可以通过新闻媒介向人们广泛宣传《妇女权益保障法》、《婚姻法》,彻底扫除法盲,提高女性的法律意识,使广大女性知法、学法、懂法、用法。再次,必须确实保障女性的合法权益,为女性提供尽可能多的就业机会,禁止对女性的就业歧视,保障女性要有和男性平等的地位和权利,营造尊重女性的良好氛围。

  从家庭角度讲,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是预防女性犯罪链条上的重要一环。许多未成年女性走上犯罪的道路,与父母教育方式不当、父母离异造成单亲家庭或家庭关系不协调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家长应当全面了解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重视对孩子的心理引导与教育,加强与她们的沟通,为她们营造良好的成长氛围。此外,女性暴力犯罪案件频发,与家庭生活不幸福、长期受虐待有很大的关系。社会应加强对侵害女性权益行为的处罚力度,妥善处理婚姻家庭的矛盾冲突。

  从个体角度讲,必须全面提高女性的科学文化素质,尤其是要加强低学历女性和农村女性的文化素质教育,使她们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开阔胸怀,提高认知能力和辨别能力,树立正确的生活目标。掌握知识不仅能把握好自己的人生航程,而且会为下一代提供良好的教育。

  二、犯罪女性的教育与改造

  犯罪女性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我们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同时,更多的是应该注意和思考预防女性犯罪的良策。为此,应该呼吁全社会的力量积极动员起来,对女性予以关心和帮助,逐渐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1.教育形式多元化,侧重个别教育

  犯罪女性的改造不能忽视个体差别的存在,必须以教育改造人为出发点,根据犯罪女性的年龄、犯罪类别、前科记录、个性心理特征、家庭背景及社会背景等不同把她们区分开,以便建立完善的犯罪心理档案。在教育形式多元化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教育,如从单一的个别谈话发展为自我教育、相互教育、社会教育以及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

  请收藏:https://m.mzyh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